勤懇的藍領制造業,在“亂世黃金”之下將何去何從!
2023-05-15 來源:唯塑傳播
前幾天黃金價格上漲的新聞登上熱搜,引發眾多網友熱議,聯想到“亂世買黃金”的說法,讓人不免對現下的經濟發展表示擔憂。

無獨有偶,今年我們唯塑傳播在走訪工廠中發現,不管是北方企業老總,還是華東或者華南企業老總,大家聊起企業經營時,考慮的重點都是縮減運營資金,最好付款周期也能夠延長。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,和當下市場經濟有關。
我們都知道制造業一直是國家的支柱產業,但如今因國際國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,制造業的發展之路越見狹窄,甚至不少制造業的從業者不得不退出行業。

面對如此窘境,很多人都意識到了一點,那就是國內制造業已經到了轉折點,制造業升級轉型不可避免,這讓國內制造業面臨不進則退的局面。
英國經濟評論家鄧寧格曾說過“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,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。一旦有適當的利潤,資本就膽大起來。如果有10%的利潤,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;有20%的利潤,它就活躍起來;有50%的利潤,它就鋌而走險;為了100%的利潤,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;有300%的利潤,它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冒絞首的危險。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,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。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。”

這段話極具深意,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企業發展軌跡,就像制造業,我國制造業發展之初,從業者比較少,雖然成本很高,生產力低下,但勞動力低廉,又占據物以稀為貴的優勢,因此當時的產品利潤率非??捎^,最先進入制造業的人,大多都有收獲。

可就如鄧寧格所說,利潤高的行業會比較活躍,會吸引更多從業者,因而隨著制造業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,制造業的利潤趨于穩定,不再像以前一樣具有比較可觀的利潤。如果不是壟斷企業,基本上每個企業的利潤率都相近,而且也都不高。
加之國內市場監管不完善,大多數產品生產技術含量低,以及同質化企業間的惡性競爭,導致了現在許多中小企業想轉型升級,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或技術的困難局面。

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,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一種工業產品,在中國都能生產。由此可知,國內制造業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,但國內制造業想要順利突破現有局面并成功升級,還需企業做好策略規劃,以及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。
本文為原創文章,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