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塑料,未來可期
2022-11-14 來源:唯塑傳播
塑料,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它的身影,使用效率高,應用范圍廣,目前尚無其他材料能夠全面替代。但塑料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,為促進環保,國家推行雙碳環保政策,由此讓塑料回收再造粒行業火熱起來,提高塑料回收率,擴大再生料應用范圍和產量,對實現碳中和,減少環境污染意義重大。

一、增加再生料應用對促進降碳減污作用巨大
廢塑料年產量超過6000萬噸,其中70%的塑料通過填埋或者焚燒處理,這樣的處理方式對土壤和地下水都會造成危害。另外1千克塑料約釋放2.3kg二氧化碳,我國塑料行業至少釋放2.54億噸二氧化碳,占碳排放總量的2%。如果能提高塑料回收再生率,不僅是從源頭減少塑料對環境的污染,還能減少生產塑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。
同時,每回收1噸廢舊塑料能代替0.67噸樹脂原料,提高塑料循環利用率,也能緩解塑料行業對石油資源的依賴。

中國初級形態塑料制品累計年產量 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數據庫
二、國內再生料環境基礎較好
中國廢舊塑料產量處于逐年增長的狀態,如今推行環保,相關部門與行業協會也在逐步制定再生料相應的標準。截止到目前已完成《聚乙烯(PE)材料》、《聚丙烯(PP)材料》等8項標準的立項工作。目前國內已經有四家企業經fda評定并取得食品級再生塑料生產認證。充分證明中國再生料技術已經沒有阻礙。并且國際環境也要求企業提高再生料的應用比例,讓再生料空間進一步擴大。
三、國際上已經開始擴大再生料的應用
全球已經有多個國家從推進再生料應用上,實現良好的減污降碳效果,因而出現全球再生料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。據悉,全球再生料市場規模在2018年是378億美元,到了2021年增長至443億美元,預計在2028年規模將達到765億美元。
加之當下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升高,國際對再生料的市場將持續增大。如今全球包裝和零售部門中的再生料比例一直在攀升,許多國際知名消費品牌都做出了使用再生塑料的承諾。

已公布再生塑料使用承諾的部分企業
塑料原級循環的比例也在不斷提升,所謂原級循環,即原本用于制作食品包裝的塑料,回收后在制作成塑料食品包裝的原料,經過發達國家的探索、研究,歐盟等國在2022年3月30日發布了《歐盟可持續和循環紡織品戰略》,禁止塑料瓶等回收后制作成紡織纖維,旨在保護塑料瓶閉環回收體系并促進塑料原級循環。
歐洲等國也非常重視包裝融入環保的消費方式,數據顯示,英國塑料包裝中已有13%的含量是再生料,德國95.5%的民眾購物不再購買塑料袋,57%的消費者拒絕一次性塑料袋,約72%的消費者支持塑料袋額外收費。

部分國家關于使用再生塑料的規定
四、國內再生料應用擴大面臨的主要問題
1、塑料回收再造粒以降級循環為主。從中國廢塑料再生利用的現狀來看,目前仍是以線性處理為主,而非多次循環利用。
2、食品級塑料原料級循環政策尚不明確,且食品級塑料原級循環成本較高。再生塑料中占比最高的PET、PE等食品級塑料目前主要用于生產紡織纖維、農膜、工業包裝薄膜,或制造化肥包裝袋、垃圾袋、農用再生水管、土工材料等,尚未實現原級循環。
3、塑料回收體系和基礎設施仍舊不夠完善。
4、食品級塑料原級循環成本較高,回收瓶子的成本為2000—4500元/噸不等;瓶片的成本為5000—6000元/噸不等;瓶片到粒子的生產成本約為1000元/噸;粒子凈化增粘過程約1500元/噸;瓶片到再生片材的成本約2000元/噸。結合以上分析,再生化纖級的瓶片成本約5000—6000元/噸;食品級再生顆粒成本在9000元/噸左右;食品級再生片材成本也是在9000元/噸左右。